集中供地政策迎来大变化,招拍挂投资地图,助力房企获取优质土储

2023年2月2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住宅用地供应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通知显示,取消集中供地制度。这则新闻在地产行业引起巨大反响。
后经自然资源部回应,不是要取消集中供地制度,而是优化完善集中供地政策,更好发挥充分公开披露信息对于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的积极作用。
集中供地政策始于2021年,执行的目的在于贯穿房住不炒,实现稳定房地产市场的目标。
利在于,集中一次性地推出土地,使得房企有更多标的选择,避免过度竞争,有利于稳定房价预期,地价预期。
弊在于,形成购买端的过度集中,同时加剧了竞价的力度,打乱了房地产企业融资与投资节奏;另一方面,政府作为供应端来讲,土地整理有快有慢,并不能完全匹配集中供地节奏。最终的结果加大了资金与标的项目的错配概率。

几年来,房地产行业经过了风雨洗礼,但不论市场如何变化,房地产行业对于经济的整体贡献始终占据重要地位,未来10年每年还有10亿体量的市场需求,因此获取优质土地储备,依旧是高质量发展房企追求的目标,只是房企需要关注的城市更加集中,选择的区域更加苛刻,选择项目的投资指标更加严格。
集中供地政策变化对招拍挂市场影响
这几年,房地产调控外加企业内部降本增效,对房地产企业的投资线条造成巨大冲击,投资人员大幅压减,但跟踪投资的城市和区域数量却有增无减,而且各城市招拍挂时间更加分散,如果人工操作,工作量巨大,而且很容易错过投资的机会。
根据目前政策导向,如果招拍挂市场恢复原有常态,房企要怎么做呢?面对这样的情况,具备数字化思维的房企开始利用数字化工具和新的组织模式实现对全国招拍挂市场的监控、跟踪和获取。
部分房企采取了集团统筹投资布局,区域公司跟进项目并上报,集团评审决策获取的工作组织方式。
实际操作过程中,由集团投资内部制定投资标准并写入数字平台,通过数字化工具监控海量招拍挂市场项目,通过工具自动筛选符合投资城市、区域、项目标准的项目,集团初审后推送城市公司现场踏勘,形成项目可研报告后,再上报集团评审决策是否获取。
华南某房企,通过这种投资工作组织方式,集团投资发展中心只需2-3个人,即可统筹全国各区域公司投资工作。
招拍挂数字化工具
招拍挂投资地图,是一款具备招拍挂市场监测、筛选、分析、推送功能的数字化工具,开展招拍挂市场项目获取工作,用最少的人,高效统筹房企最重要的投资工作。
通常,房企投资都有城市和区域要求,地图能将企业关注投资标准城市和区域,以围栏的形式紧盯招拍挂市场项目,只要符合对应城市、对应区域项目落到围栏内,就能起到筛选提醒监测。

城市和区域门槛投资要求
房企在地图上设置好获取项目的标准,地图就能通过设定的城市、区域、体量、投资额度、投资价值等级,在后台筛选出投资门槛要求的项目列表,并图文呈现在地图,大大提高了项目筛选的效率。
集团投资管理部门人员和城市公司投资人员,能在地图上依托地图数据,直接分析推送的项目区位、交通、配套、周边地价、周边房价、城市规划、竞品等信息,初步分析研判项目或者支持可研材料制作。

地图数据库数据
集团投资管理部门将集团层面认可项目,分发推送城市投资人员组织调查和可研制作,后期提报集团决策获取。

信息查询示意图
房企采取上文所介绍的工作组织形式和数字化工具,不仅节省了人员、时间和成本,也大大简化了招拍挂工作,提高了获取项目的可能性。随着招拍挂市场恢复常态化和房地产市场的修复。
如还采用传统方式,将无法应对区域和市场快速的变化和节奏,还有可能事倍功半。因此,采用数字化工具是行业大势所趋。
期待所有房企能在新一轮的市场上升期,组织好人员利用好工具,斩获高价值土地。
-END-
推荐阅读
-
2023年,房企如何“弯道超车”?升级客研地图,打开拓客营销新局面
-
广州重启城市更新,智能化城更管理系统提质增效
-
不动产REITs试点拓展,有望盘活万亿元级存量资产
-
地产股近期持续上扬,2023年房企如何抓住“回暖”机遇?




资讯中心
产品
解决方案
关于我们
@2024 北京捷泰天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1639号 | 京ICP证120282号 甲测资字11110049
-
ꁸ 回到顶部
-
ꂅ 88888888
-
ꁗ QQ客服
-
ꀥ GeoQ小助理